富联官方网站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这里是网站的底部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富联注册

富联注册

中华民国历代22位领导,前六任领导人,你知道是谁吗(民国历届领导)

华北水利月刊 中华民国十九年四月 第三卷 第四期

很多朋友对于中华民国历代22位领导,前六任领导人,你知道是谁吗和民国总统冷知识大全不太懂,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北洋时期的总统为何要在前面加个大字,是尊称还是实际名称
  2. 同样做中华民国大总统:孙中山和袁世凯的总统职权有何区别
  3. 中华民国历代22位领导,前六任领导人,你知道是谁吗
  4. 徐世昌为何能成为民国第二任总统

北洋时期的总统为何要在前面加个大字,是尊称还是实际名称

总统前面加个”大“字,个人感觉是北洋时期特有的产物吧,至于现在的总统制下的国家,都是没有“大总统”这样的称呼的。

其一、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,既是以孙中山一方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不懈努力成果,但同时不能忽视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前朝权贵的“起义造反”。这两种势力其实在清王朝退出以后,是相互交错的,虽然明面上,孙中山得到更多的拥护,也实至名归,但是,不可小看袁世凯势力的影响力。那么怎么区分最高决策者的权威呢?

孙中山—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(1912年1月1日-1912年2月13日)

还原历史场景:

1912年元旦,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。刚从海外归来的孙中山,在1911年12月28日召开的17省革命代表会上,以16票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。(在特别注意的是,这个总统职位参照的是美国式的,但是这时候并没有专门的对于总统权力的限制条文,所以,这时候的总统权力几乎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的”大总统”——权力、地位)

孙中山就任的首任民国临时大总统,是一个大权在握的总统职位,其权限由《临时政府组织法》所规定。

但是别忘了,有个南北协议:一旦袁世凯能够成功说服清帝退位,南方的孙中山就将总统一位退让,交由袁世凯来接任。

从这里,足见代表前朝势力的影响力,虽然名义上,代表新兴的中华民国已经从根本上推翻了清王朝而取代之。但是,实力派的前朝势力,影响力还是巨大的。

于是就有了:

2月12日清帝退位,中国数千年的帝制就这样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。2月15日,南京方面迅速兑现承诺,召开临时参议院大总统选举会,现任总统孙中山宣布辞职后,又向参议院推荐了袁世凯作为总统候选人。袁世凯以17票的满票当选,比一个半月前的孙中山还多出1票。

袁世凯: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,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,复辟帝制

孙中山对袁世凯提出的条件:一是定都南京。二是待袁到南京任职后,他才真正交出总统职权。三是总统权限从原来由《临时政府组织法》约定改为由《临时约法》约定。

看条文是很正式的,没有什么不妥,但第三条的实质变化是:国家政体从原先的总统制,变为了责任内阁制

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,是真正意义的大总统——权力。这时“大总统”的称呼,主要目的是对民国政府外的势力传达一种威望;袁世凯接任时,性质改变了,你可以当民国政府的”大总统”,但是你的权力是受限制的!

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,与这种“架空”总统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。

至于后面蒋总统,就不再使用“大”字,就很好理解了,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,大与不大能有什么关系呢,虽然这中间也出现“代总统”的情形,但最终还是没有撼动蒋某人的权力核心。

其二:按照我们民族文化习俗,大一统思想,比如:大汉、大唐等等,这样的称呼,更显示一种权威与公信力。“大总统”这样的称呼顺应而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
这种传统习惯,多半是自豪、抗争、无奈、苦难的综合产物,我们就不再细说了,大家有兴趣的,可以读一读我们某个邻国的历史演变,就能明白总是喜欢在前面加个大字的原因了,具体是哪个国家,大家各抒己见就是。

同样做中华民国大总统:孙中山和袁世凯的总统职权有何区别

根据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》当选临时总统的孙中山,应用的总统制是美国式的,即总统为国家的最高元首,并且国家元首、政府行政首脑合一,各部部长对总统负责;总统对国民负责;议会与行政分离,各自独立行使各自的职权。总体上来讲,总统有很大的决断权,内阁对总统的束缚很小。

然而袁世凯上台做总统就不一样了。在支持袁世凯上台前,1911年12月31日,孙中山委派黄兴乘专列赶到南京,向代理参议院的“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”提议修改《临时政府组织大纲》。大纲修正案包括了三项条款:一是增加“临时副总统”;二是“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”;三是加入了宋教仁一贯坚持的责任内阁制条款:“国务各员执行政务,临时大总统发布法律及有关政务之命令,须副署之。”

最后颁行的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关于政体设计不再是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》里的总统制,而是改弦易辙,成为一种介于总统制和内阁制之间的特殊的体制。约法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,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院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,以限制总统的权力。说白了就是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,限制他独裁的可能,而专门制定的法律。

中华民国历代22位领导,前六任领导人,你知道是谁吗

民国总统序列表依次为孙中山(临时)、袁世凯、黎元洪、冯国璋、徐世昌、曹锟、蒋介石、李宗仁(代)。

徐世昌为何能成为民国第二任总统

首先要说一下,即使不算孙中山,徐世昌其实也是继袁世凯、黎元洪之后的民国第三任总统,只能说是第二任选举出来的大总统。而他能出任这个总统,主要是因为段祺瑞和冯国璋之间矛盾加剧,需要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人物。

徐世昌是北洋集团的元老人物之一,袁世凯创办小站新军时,他就是新建陆军的稽查全军参谋军务营务处总办,协助袁世凯处理军中事务。而袁世凯不在军中的时候,他则代行其职。在辛亥革命时,又是徐世昌力保袁世凯复职镇压革命,为袁世凯东山再起铺平了道路。

因此算起华美娱乐来,早期徐世昌在北洋集团中的地位还在段祺瑞等人之上,是真正的二把手。在清室退位,袁世凯出任大总统以后,很多人认为徐世昌应该出任国务总理。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,徐世昌却在此时宣布退隐。

徐世昌退隐的原因说法不一,有些人说徐世昌是一个传统文人,清室对他有厚恩,所以不愿意在民国政府中任职。有些人则说徐世昌只是觉得当下局势不稳,不敢跟着冒险,这才主动隐退。

不过不管是哪个原因,此后徐世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远离政坛,极少过问政治,处于一种比较超然的态度。

到了1918年,时任代总统的冯国璋和国务总理段祺瑞因为争权夺利闹的不可开交。两人纷纷拉拢北洋集团中的实力派明争暗斗,一度差点兵戎相见。然而段祺瑞虽然实力占优,却也不敢真的撕破脸。所以他最后提出了一个方案,自己和冯国璋同时引退,重新选大总统。

段祺瑞提出这个方案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国会在他控制之下,即使重新选举,也能选出一个自己能控制的总统来,政局还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下,所谓同时引退只是一句空话。当然,为了让冯国璋没话说,总统候选人得选一个合适的人选,最后段祺瑞就选中了徐世昌。

从资历来说,徐世昌还在冯段两人之上,让他参选大总统,冯国璋再不愿意,也没法说他是段祺瑞的人,不能公开反对。而且徐世昌离开政坛时间这么久,除了名望之外,已经毫无实权,段祺瑞觉得让他当总统利于控制。

就这么徐世昌最后由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国会选举成为大总统。冯国璋在这次斗法中以彻底失败告终。当然段祺瑞也没笑到最后,没多久就在直皖大战中兵败下野。而徐世昌后来也在军阀的争权夺利中下野,此后远离政治,在文学上倒是有了不少成就,高寿去世,也算是因祸得福吧。

中华民国历代22位领导,前六任领导人,你知道是谁吗和民国总统冷知识大全的问题分享结束啦,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?欢迎您下次再来哦!

他是首富之子, 钓鱼台都是他家的, 却因染上赌毒败光全部家产, 没落后只得住进
  • 上一篇:赌神人物介绍(赌神人物介绍大全)
  • 下一篇:张雨绮的孩子归谁了
  • X
    在线客服QQ1 在线客服QQ2 在线客服QQ3